行业动态
观察丨中国企业正面临全球IPO格局的深刻变化!
+ 查看更多
寻求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正处于十字路口。多年来,美国—尤其是纳斯达克—一直是中国企业首次公开募股(IPO)的首选市场,为企业提供了高估值和接触全球投资者的机会。
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交易所拥有超过80%的在美上市中国公司,该交易所已提议提高最低公众持股量和融资要求,同时对未能达到现行标准的公司实施更快的停牌和退市程序,这给未来的交易带来了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一些分析人士表示,中美紧张局势放大了此类上市的意义,使其从单纯的融资交易转变为具有更广泛的政治和战略影响力的工具。
伦敦和香港即使提供了替代方案,但各有优劣。由于估值低于美国,英国市场对中国科技公司的吸引力不大。同时,市场人士警告称,这两个市场都不太可能在标准上妥协,因为严格的合规和信息披露规则仍然存在。
上市挑战
截至9月初,共有411家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总市值达1.2万亿美元。纳斯达克占据主导地位,共有338家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占总数的82.2%),总市值达6475亿美元。
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及其规模较小的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NYSE American)则远远落后,分别有61家和12家新股上市,市值分别为5519亿美元和18亿美元。两家交易所均未表示计划效仿纳斯达克进行类似的规则调整。
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的融资记录表明,纳斯达克提议的改革可能会让不少中国潜在的IPO候选人打退堂鼓。
去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的60家中国公司中,只有8家融资额超过2500万美元。
据财新传媒对公司信息披露的审查显示,这意味着不到七分之一的公司能够满足纳斯达克交易所针对主要在中国运营的公司提出的最低IPO筹资要求。这一趋势在2025年依然持续——今年前八个月,纳斯达克57家中国公司IPO中,只有4家超过了2500万美元的门槛。
纳斯达克新提案还将影响那些以盈利为依据获得上市资格的公司。那些以盈利为依据获得上市资格的IPO公司,其最低公众持股量将需要达到1500万美元,高于目前的500万美元。
该提案指出,存在缺陷且市值跌至500万美元以下的公司可能面临更快的停牌和退市。目前,这些公司最多有180天的时间重新符合标准。
然而,该交易所建议取消这一宽限期,认为遭遇财务困境和运营下滑的企业很少能在此期间恢复,从而使投资者面临低估值的风险。
赢家和输家
如果这些改革得以实施,数十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公司可能会受到影响。根据财新传媒对已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分析,截至9月初,纳斯达克上市的41家中国公司市值低于500万美元,占总市值的12%以上;另有45家公司市值在500万美元至1000万美元之间,占比超过13%。
一位市场人士警告称,新规可能会大幅减少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企业数量,并表示到2025年下半


